苏州工业园区(简称园区)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,成立于1994年2月,经国务院批准设立。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,行政区划面积为278平方公里,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超过137万。
经济发展
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。2024年,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2.4亿元,同比增长7.0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.3亿元,同比增长1.0%;规上工业总产值6909.2亿元,增长4.9%。园区经济总量占苏州市的15%左右,连续多年名列“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”排序榜首。
.jpg)
园区以占苏州市3.4%的土地和7.4%的人口创造了15%左右的经济总量,形成了“2 4 1”的产业布局,即高端制造能级提升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,以及电子信息、机械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四大新兴产业。园区内吸引了众多跨国巨头和高端制造项目,如三星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。
.jpg)
苏州工业园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,形成了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。园区内超过9000家创新型企业,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。
城市建设
园区注重产业与城市的融合,形成了内环金融与商业区、中环居住区、外环工业区的布局,让城市、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和谐共存。园区还致力于绿色转型,通过发布ESG行动方案和搭建ESG公共服务平台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园区绿色转型。
.jpg)
综合优势
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“九连冠”,并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提升至第四位,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。园区拥有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,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。
总体而言,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、产业布局、科技创新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色,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。
.jpg)